欢迎访问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商务合作:19196450083 QQ群:475709268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农历      

搜索

投稿邮箱:scjyxxw@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绵阳 > 基础教育

以生态理念指引下的小专题教研共同体文化 促进师生全面成长

时间:2021-12-09   来源:绵阳六锐   作者:章翔   浏览量:2951
字体:      

关键词:生态理念  小专题教研共同体   文化  全面成长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摘 要:从文化建设入手,立足学校实践,着眼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共进的小专题共同体教研文化,把小专题共同体教研发展成适宜鹤林师生成长的“生态系统”,促进师生全面成长,办有温度的鹤林教育。本文仅以小专题共同体教研制度建设、小专题共同体教研活动开展两方面谈谈我们的探索。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多年来,鹤林小学在温度教育理念指引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课堂为主干,以学科素养为基础,以健康成长为归宿,按照“有贤雅身心、写好字好文、有健体特长、会健身活动、参与探究活动、讲流利普通话”的培养思路,积极探索游仙区省级重大课题的落地落实,深入实施小专题共同体教研,不断变革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小专题共同体教研涉及到众多方面,本文仅从文化的角度谈谈我校如何建构小专题共同体教研文化,促进师生全面成长。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一、构建生态理念下的小专题教研共同体管理制度——奠定和谐共生小专题共同体教研文化的基础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我们鹤林小学教师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近七成学生来自辖区外,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后进生、特殊儿童占比高达80%,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经济条件、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学习基础都不理想,面对这个困境,我们尝试着以“和谐共进,互助共生”的生态理念,从有温度的管理、人性化的制度建设方面入手,营造一个充满和谐共生的小专题共同体教研文化,让每个人都感到快乐与自尊。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1.有温度的管理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学校“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贯穿教育过程始终,立德树人,凸显人性关爱,本着“理解、尊重、信任、服务”的原则,建设有温度的管理文化,关注人的发展,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在小专题共同体教研实践中,专题确立、过程研修、研课磨课、成果凝练等研修阶段均尊重教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信任而不放纵,理解而不牵就,使用而不利用,指导而不责难,为教师搭建交流思想、展现自我的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鹤语清风”课程实施中,每个老师都自觉开展有温度的专题研修活动,如“精彩阳光大课间”、“快乐星期三”篮球赛、排球赛、校运会、文化艺术节、经典诵读、“多彩小课间”、“快乐小课间”等“鹤语清风”小专题研修活动,呵护学生心灵,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不断成长。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2.人性化的制度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学校建设人性化的小专题共同体研修制度体系,依托与五里小学等优质学校结成的小专题共同体教研共同体,组建校内小专题研修共同体18个,形成“4+1+2+3”鹤林小学小专题共同体教研制度。教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时刻感受到温度,并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习生活有温度,时刻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成为真正的贤雅少年。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4”是四问四答:一问“是什么”,解决“想清楚”的问题,吃透政策,弄清概念,明晰要求,确定标准,保证方向;二问“为什么”,解决“提认识”的问题,了解背景,弄清目的,认识深刻,确保执行;三问“怎么办”,解决“优策略”的问题,找寻路径,多元形式,方法科学;四问“怎么样”,解决“要效果”的问题,强化监测,注重评价,保证质量。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1”是明确目标。如在开展“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小专题教研时,共同体始终保持与教育部门同向,与家长期盼同行,与学生成长同频,承担社会责任,回应社会关注和需求。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2”是确定内容。共同体在整体设计小专题研究框架时,一是结合课堂,偏重学习内容、形式、过程指导和效果监测,夯实素养,提质增效。二是结合社团及实践活动,偏重基础性社团和兴趣小组研究以及鹤林实践活动研究,如上午50分钟阳光大课间、下午50分钟健身活动,每天20分钟眼保健操;竞技比赛活动,春、秋季运动会,校园足球联赛,凝聚集体荣誉感;系列实践体验活动,责任教育、文明教育、“光盘”行动、志愿者进社区、远足、体育节、艺术节、毕业典礼、社团成果展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运用知识、培养品质、提升素养,在心中种下“孝道、美德、责任”的种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3”是三个注重。一是共同体注重小专题全链条研究。如研究“课后服务”小专题,立足“双减背景”,既关注“课后服务”的前端,以“课堂革命”为突破,抓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可能直接影响“双减”及“课后服务”效果的基本环节,向课内要效果、要质量,又关注“课后服务”的末端,除关注在校“课后服务”的效果外,通过线上、线下“家长学校”等方式,引导家长提高孩子回家以后的监管能力,形成“课后服务”的闭环。二是共同体注重小专题教研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形成了课例反思、研学实践、师徒结对、名校联盟等小专题研究共同体资源库,如学校加入了由游仙区名优校长五里路小学任明坤校长牵头的“五校联盟”小专题研究共同体后,“五校联盟”的小专题资料全部共享共建,让我校搭乘了资源、信息共享和提升的快车,同时,学校自身形成了“鹤林讲堂”、“红色研学”、“科技城体验”等实践类小专题资料。三是共同体注重小专题研究形式创新,借助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在“手机管理”范围内,依托小程序,为学生、家长、教师生提供数字化、多元化的资源分享、学业拓展、成果展示平台,智慧、高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小专题研究效能。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二、构建小专题教研共同体三级网络——打造学习型专家型师资团队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在构建和谐共生的小专题共同体教研文化中,学校本着尊重差异、发挥资源优势、力求各有发展的原则,建立了三级教研网络。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1)学校级:建立学校小专题研训共同体,教师成长中心主任是首席专家,发挥引领(推荐学习资料、指导、反思)、交流(建构交流平台和机制)、服务作用。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2)学段级:成立低中高学段小专题教研共同体,由学段组长任首席专家,指导本学段小专题教研共同体工作:推广研究成果,确定小专题研究主题,重点研究学段教学的共性问题、重点难点,探索学科教学方法、经验等。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3)学科级:成立学科小专题教研共同体,结合学科教学,围绕学校和学段研究主题,侧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三个层面的小专题共同体形成教研网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注重小专题研修成果动态生成——自然、逐渐、实在的孕育并生长。力求在多元对话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浓厚的小专题教研氛围,推动我校小专题共同体教研文化的凝练和完善。教学案例、教育论文等多是在研究小专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把教学研究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自主发展结合起来,使教师从经验型逐步转变为研究型。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小专题教研共同体活动——彰显和谐共生的小专题共同体教研魅力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学校以校为本,立足教学搞科研,开展多层次小专题共同体教研活动,并逐步构建教研组织体系。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1.学校教科研整合活动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学校强化整合,把小专题共同体教研中生成的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相对需要较长时间研究的问题作为科研主题。如:本期我们就结合区重大课题确定我校研究主题《“双减”背景下不同课型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各共同体结合实际选择研究的课型,确定小专题,让教师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思考去研究,带着经验去反思,使教研、科研活动立足于课堂教学,服务于课堂教学。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2.学科小专题教研共同体主题活动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学校以研促教,培养研究型教师。各学科共同体每期都根据学校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来源于教学工作中共性而有价值的问题),自主进行多种教学研究活动。如:我校2021年秋数学学科小专题共同体的研究主题如下: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年级
研究专题
1
培养学生口头提出问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
           3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如何提高估算教学的课堂效率
           5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
           6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研究开放日”活动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2021年秋,学校为进一步完善学科小专题教研共同体建设,加强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增设“教学研究开放日”活动。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活动形式:以学科组为基本组织单位,每周由一名教师担任首席发言人,主持“教学研究开放日”的活动。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活动内容:由学科组确定,可以组织课例展示、专题报告、教学研讨等活动。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教学研究开放日”活动促进了学科层面的课例研究和课题研究工作。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4.课例研修活动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价值的最佳体现,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融为一体。教师每期准备一节研究课例在小专题教研共同体内展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事实证明,课例研修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5.教学反思活动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学校小专题教研共同体要求教师做好教前、教中、教后反思,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反思展示交流活动,把教学反思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6.小专题教研共同体成果展示活动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小专题教研共同体成果展示活动。每位老师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在月末集中展示供大家及时交流,学期末精选出优秀案例组织教师学习并编辑成册。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几年的实践证明:我校生态理念指引下的小专题共同体教研文化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教师行为,造就了教师团队的和谐,学校教育的温度,唤醒了学生内心的“真、善、美”,让师生热爱学校,让老师成了恩师,让学生校成就了母校。(撰稿:绵阳市游仙区鹤林小学  章翔)1Us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整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  巴中招聘网  巴中人才招聘网  巴中招聘  巴中求职  巴中找工作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