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关于建设绵阳市学前教育“研究共同体”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2021年绵阳市学前教育“研究共同体”(开元实验幼儿园基地园)学术研讨活动4月30日在开元实验幼儿园如期举行。研讨活动以“深入解读监测结果,精准助力幼小衔接”为主题,由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游仙区教育和体育局主办,由四川省何云竹名园长鼎兴工作室、绵阳市开元实验幼儿园承办,游仙区教研室协办。
绵阳市教科所副所长朱殿庆、游仙区教体局副局长蒲小兵、游仙区教研室、进修校校长周佳华、绵阳市教科所学前教研员戴丽敏、游仙区教体局幼教专干陈丽、游仙区幼教教研员黄亚等出席本次活动。同时参会的还有绵阳市学前教育首批“教育科研基地园”及其成员单位代表、四川省何云竹名园长鼎兴工作室成员园长、各县市区幼教教研员及相关园长老师150余人。活动还通过腾讯会议直播,在线观摩的人员包括阿坝州壤塘县城关幼儿园和区域内姊妹园老师们。
阳光明媚、天气晴好,开实幼的一草一木都愈发呈现出暖春时节的温润与色彩。清晨,来宾们迎着曙光来到开实幼,他们受到了开实幼老师们的热情欢迎,在接待老师的指引下,有序地测体温、扫码、签到入园。
开幕式由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研员戴丽敏主持。绵阳市游仙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蒲小兵致欢迎辞。他代表游仙区教体局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游仙区学前教育发展,以及开实幼教科研基地园共同体的建设作了相关介绍。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朱殿庆在讲话中介绍了绵阳市学前教育“研究共同体”建设与活动情况,他指出解读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就是用数据说话,以科学数据代替经验判断。强调学前教育要关注幼小衔接,关注儿童适应力、学习力、创造力等核心素养的提升,观察并支持儿童的全面发展。
开元实验幼儿园娃娃合唱团的小朋友们带来园歌合唱《明亮的眼睛》。孩子稚嫩清脆的童音,如百灵鸟一般婉转悠扬!
老师们结合幼小衔接主题研究,根据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找准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方面和目标,用巧手创设出适宜本班幼儿发展的各类区角。
室外大公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手工区,孩子用巧手制作出精美的发夹;水墨轩,水墨画充满着神奇的变化;沙水区,孩子挖水渠、感受水与沙的乐趣;科探室,孩子运用不同的磁性材料进行探索活动;小厨房中,飘来阵阵香味,“小厨师”们正在制作美食,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品尝。每一个区域都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快乐而专注地游戏。
刘朝霞园长以《解读质量监测 科学幼小衔接》为题,结合监测结果数据,深入解读游仙区域及基地园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探寻质量再提升的策略和路径,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通过问题原因分析,找到解决的策略,提升教育质量是质量监测的目的。基地园园长们的研讨活动由教研员戴丽敏老师主持,旨在以游仙区监测结果解读为例,倾听绵阳县市区域园所和其他基地园对于监测结果的解读经验和方法,以及后续解读的计划和措施,以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
从监测分析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领域中“感知图形与空间关系”纬度评分较低,因此,全体参会人员分为四组,以科学领域中“感知图形与空间关系”为核心,参考“图形与空间”核心经验,运用头脑风暴、游戏体验、情景模拟等不同的方式,研讨不同游戏材料的研究开发、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与安全性、材料的延伸性等话题。随后,每组还选派代表就研讨过程与成果进行了精彩的汇报。
通过此次现场研讨,我们旨在帮助老师们总结出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教师要对数学领域核心经验进行深入学习和解读,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师会玩,才能更懂孩子,才能在观察孩子的玩的时候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才能更有效的支持与引导孩子。第三,我们要善于挖掘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利用低结构、环保材料,围绕孩子们目前“图形与空间”认知发展水平,设计生动有趣、操作性强的数学游戏。
开实幼李晓凤副园长作题为《立足教育科研 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主题报告,向大家展示了我园八年教科研经历的转变认知、环境浸润、深化专题、优化调整、收获成长五个阶段,并以大课题为引领,辅以小专题研究推动幼小衔接课题纵深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我园自身特色的“幼小衔接——儿童入学准备”之路。相信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我们定会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开实幼张焱老师带来幼小衔接背景下小专题研究案例分享《提升中班幼儿口语叙事性讲述能力的策略研究》交流了自己选择此题的缘由,以及如何创设各种环境,利用多项策略支持儿童的口语叙事能力发展。
唐方红老师分享案例《思维导图促大班幼儿表达能力应用研究》,利用思维导图,由浅及深,提升幼儿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推进幼儿的入学准备。做小专题研究,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要发现问题就是要观察儿童,只有观察儿童才能了解儿童、支持儿童,发展儿童。
李薪乐老师带来大班综合活动《不一样的我》,结合思维导图中的气泡图和符号记录,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在活动的尾声李老师还鼓励幼儿走到台下向客人老师们大胆介绍自己,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并且愿意表达。
绵阳市教科所学前教研员戴丽敏对本次活动作点评,她指出开实幼的此次活动体现出三个“实”。第一很真实,其教育理念真实,选题真实,每一次的学习都会让大家有思考辨析的机会。第二,开实幼的教科研很扎实,每位老师都可以主持教研活动,开展小专题研究,以教研促教学,在教学中检验教研成效。第三,重落实,本次活动是第一次绵阳市学前教育质量监测解读活动,开实幼开启了起点,绵阳市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与运用从现在正式开始启动,对幼儿的成长探寻无止境,我们一起找到科学的方法,让幼儿适宜发展。
为期一天的丰富学习,老师们精神饱满,坚持专注地投入学习,秉持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体现了幼教人努力探索专业成长的决心。
一滴水能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一次学习能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开实幼一直秉承“共同成长”的理念,充分发挥基地园辐射作用,与其他基地园成员单位、绵阳市各县市区的姊妹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迈出绵阳市学前教育监测解读研究的第一步,助力绵阳市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撰稿:绵阳市学前教育局 陈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