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帮扶民族地区教育的安排部署,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绵阳市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骨干教研团队赴姊妹学校阿坝州壤塘县中学举行联合教研活动。
2020年5月25日至31日,受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校长张鲲委托,副校长贾彦带领以语文、数学、外语学科优秀教师、干部团队、名优班主任、省级科研课题主研为成员的骨干教师团队远赴阿坝州壤塘县中学开展2020年春季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重要学科,两校参与教师近百人。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以教研训为中心,分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科教师同台上课;二是说课、评课及备考经验交流;三是探讨教研联合体工作机制。同时,在班主任管理、团组织建设和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开展交流。
26日下午,在高原春天漫天飞舞的瑞雪中,在雪域杜鹃花的清香中,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教师顾不上两天路途的劳累和高原的不适,在壤塘县师生的热切期盼中,投入了紧张的教育教研中。游仙教师团队先后听取了壤塘县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的随堂教研课,并通过说课、教师自评课、相互探讨等教研流程,帮助上课教师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规范,教学思路清楚、课堂结构合理、多媒体课件应用、考点练习突破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27日,两校教师共同设计并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观摩课。在评课环节,从课标落实、目标设定、学情分析、重难点突破、双基强化与运用、习题精选、效能达成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最终形成了针对壤塘县中学课堂教学的六个关注共识:一是关注知识的全面覆盖,内容精细化;二是关注知识的整合,使零碎的知识连成片连成网;三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表达能力;四是关注师生互动;五是关注中高考热点,考点要过手;六是关注课堂效率,要“教学清楚,学得愉快,考得满意,人文升华” 。
28日,两校教师分学科进行了教育教学理论交流,讨论“壤塘县中学与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教研联合体工作机制”。
交流会上,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汇报了学校围绕《学科课程标准》开展的三课研讨、师徒结对、教师成长共同体、课题研修、导学案、小提单等校本研修成果,两校教师就学生十大学习能力、学科素养建构路径、先学后教、小组探究学习、体验活动等话题进行探讨,形成了教研联合体的十六字工作思路:“名师带路、资源共享、目标推动、携手共进”,明确了下一步教研联合体活动主题。
针对壤塘县中学实行两类教学模式、学生大多来自牧区、教师工作量相对较重的实际情况,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贾彦副校长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一是针对后期考试试题制作,要以基础为主,降低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指导学生做好试题纠错本,抓住考点和学生易错、易混点;三是上课要培养学生答题方法、技能,引导学生做好学科知识的归类、整合,形成知识树。
帮扶活动结束时,壤塘县教育局副局长容中彭措做了讲话,他充分肯定这次活动取得的成绩,并对教研联合体工作提出以下六点建议:一是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二是通过评价机制促进教研工作开展;三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活动主题;四是明确参会人员,确保经费落实;五是突出主题,注重实效,形成多样化研究;六是加强团队建设,发挥团队作用。
壤塘县教研室主任赵玲玉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高度评价。赵主任认为,通过这次活动,增进了壤塘县中学与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姊妹学校友谊,通过教研联合体的建设,加强了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有效促进薄弱学科的教学,真正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为壤塘县其他学校的教育帮扶工作注入了新的机制和活力。
同心筑梦,众行致远。提振贫困地区教学质量,主动辐射优质教育资源,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将以进一步总结此次联合教研活动经验,形成常态化合作帮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线上线下结合,倾力打造“质量共同体”,助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助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撰稿:学校教科室 审稿: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