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招生考试研究分会主办,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和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联合承办的新高考背景下中西部地区中学人才培养与高校人才选拔高峰论坛在南山中学举行。
针对绵阳教育,专家们都有哪些看法或建议呢?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是国家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国家教育副总督学王文湛教授对绵阳教育说的第一句话。他提出,搞教育就要把爱国放在第一位,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让孩子实现全面发展。“绵阳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比如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绵阳的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王文湛说。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衡量绵阳教育成败的第一标准。“绵阳高考成绩在全国来讲都比较好,相应的制度改革正在奋斗的路上,高考改革更加注重综合评价录取。”西安交通大学招办主任、招生分会秘书长訾艳阳在谈到我市高考制度改革时建议,“在学考科目设计上,尤其要考虑教学资源是否能够匹配新的高考制度改革。如果教师资源、教室资源不足以容纳新的高考制度改革,那么一定要把条件准备好了再开始改。”
对于“高考与改革”以及“拔尖人才培养和全面素质提升”,出席论坛的专家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厦门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说,“要让未来的学生树立正确的高考观念,既掌握统一应对技能,同时又要获得高校精细化和个性化选拔的秘诀。”(绵阳广播电视台记者:张雯 宋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