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认真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加强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提升本科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12月15日,在绵阳师范学院高新校区笃行楼517举行了2019年一流本科课程校内答辩评审会。评审专家、教务处领导、课程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评审会。
教务处负责人对各位评审专家、课程答辩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前来参加评审答辩表示感谢。他阐述了国家、学校开展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的政策背景和重要性,通报了学校此次三类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的基本情况,希望课程答辩负责人围绕答辩要求,充分展示多年课程建设的成果,展现出大家的精彩和风采;希望各位评审专家严格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和好中选优的原则,严格对标对表,忠实按评分标准遴选出最能代表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师水平的课程,确保评审质量。
教务处教研科负责人对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解读,对本次申报会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评审专家组分组对各二级教学单位、创新学院、校团委推荐的22门线下课程、30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8门社会实践课程,共70门课程进行了对标评审,并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类评选出10门课程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候选课程。
此次答辩评审会,使老师更加精准地理解、贯彻、落实一流课程建设标准,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浓厚教学改革氛围,为实现理念新起来、专业优起来、课程“金”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绵阳师范学院本次参加申报答辩的70门课程是各学院在学校前期立项的200门校级一流课程建设中,按学校分配给各学院保送参加答辩的指标,遵循好中选优、利于脱颖而出的原则推荐选送的。
赵琴琴